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

日期: 2024-05-22  来源:  点击数:  

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


以下专利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全球专利数据库incoPat,检索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1日前的公开专利,检索主题为模具制造的3D打印技术,构成的检索要素如表1所示。


表1   模具制造的3D打印技术检索要素



通过检索要素表构建和调整检索式,在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,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机械去噪和人工去噪,最终得到与主题相关的专利数据6 273条,申请号合并后5 081件,构建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专利数据库,基于该数据库对全球模具制造3D打印技术进行专利分析。


2 模具制造3D打印技术专利分析


2.1 申请趋势分析


基于构建的专利数据库,对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应用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进行分析。图1所示为主要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趋势,模具制造领域采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。



图1   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全球专利申请趋势


(1)技术萌芽期(1993-1998年)。3D打印起源于美国,20世纪80年代末,3D打印技术实现根本性发展,诞生了光固化技术、分层实体制造技术、粉末激光烧结技术、熔融沉积制造技术和喷头打印技术,全球专利申请量为54件。这一阶段的专利申请主要在美国、世界知识产权局、欧洲专利局、澳大利亚、日本和加拿大,其中美国的申请量位居全球之首。麻省理工学院于1993年申请的专利WO9412284A1,该专利在世界知识产权局、欧洲专利局、加拿大申请了多项同族专利,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于金属铸件的陶瓷模的技术;美国3D Systems公司以专利WO9711835A2为专利族在全球布局了8件专利,公开了以热光固化快速成型、熔融沉积建模和选择性沉积建模系统构建的3D建模系统。


(2)技术发展期(1999-2013年)。这一阶段的全球专利总申请量为518件,约是前一阶段申请量的9.6倍,且除美国之外,中国、韩国、德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都在逐渐增长,专利遍布全球。其中,美国96件,中国78件,韩国21件,日本31件,世界知识产权局61件,欧洲专利局70件。在申请量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中,美国Stratasys公司和3D Systems公司位列第一、二位,主要开展熔融沉积成型和选择性沉积建模技术的研究;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位列第三位,主要集中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熔融沉积建模成型技术的研究,推动了德国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装备的成功研制;中国华中科技大学位列第四位,公开了具有随形冷却流道的注塑模具镶块的快速制造方法、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直接制造注塑模具的方法等专利;排名第五的丹麦3Shape公司公开了3D打印成型技术在个人设备用定制软部件制造的应用。


(3)技术快速增长期(2014-至今),这一阶段3D打印技术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,在这期间专利总申请量达到4 502件,超过前两个时期申请量总和的7倍,中国的申请量(2 216件)位列第一、其次是美国(422件)、世界知识产权局(371件)、欧洲专利局(331件)、韩国(281件)、日本(231件)。从图1可以看出,中国专利的申请量增长最迅速,总申请量由上一阶段的78件增长到2 216件;其次为韩国,申请量达到281件,是上一阶段的13倍;日本申请量为237件,是上一阶段的7倍;世界知识产权局的申请量为371件,是上一阶段的6倍;欧洲专利局申请量为331件,是上一阶段的4倍;美国总申请量为422件,是上一阶段的4倍。


2.2 全球专利地域分布及专利有效性分析


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全球专利地域分布及专利有效性如图2、图3所示,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六为中国、美国、欧洲专利局、世界知识产权局、韩国、日本,其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占总申请量的83.63%。在专利有效性中,全球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有效专利占有率为42.75%,排名前六的国家或地区的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分别为2 269件、907件,分别占其申请总量的53.40%、21.39%。


图2   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应用中全球专利地域分布




图3   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应用全球专利有效性


2.3 技术构成分析


利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对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构成进行分析,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覆盖的技术类别以及各技术分支的创新热度。图4所示展示了排名前10的IPC小类,分别为B33Y(2 597件,51.11%)、B29C (2 300件,45.27%)、B22F(903件,17.77%)、B22C(886件,17.44%)、B22D(390件,7.68%)、B28B(352件,6.93%)、C04B(217件,4.27%)、A61C(209件,4.11%)、B29L(192件,3.78%)、C22C(183件,3.60%)。中国排名前10的IPC小类:B33Y(1 333件,58.08%)、B29C(916件,39.91%)、B22C(487件,21.22%)、B22F(411件,17.91%)、B22D(193件,8.41%)、B28B(137件,5.97%)、B29L(108件,4.71%)、C04B(87件,3.79%)、C22C(87件,3.79%)、A61C(67件,2.92%)。



图4   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专利构成


表2所示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应用专利排名前10的IPC分类号,通过排名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全球专利和中国专利主要集中在B33Y增材制造技术方面,其次为B29C、B22F、B22C、B22D等领域,主要针对塑料成型、金属粉末成型、铸造成型等方面,占比均超过10%。中国与全球关注的技术热点不同的是:全球专利对于牙科模具3D打印技术的关注热点较高,主要原因是全球牙科巨头义获嘉·伟瓦登特(Ivoclar Vivadent)公司、美国Dentsply公司在全球的专利布局;而中国在塑料成型B29L领域的关注度相对全球要高,源于主要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。


表2   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应用专利排名前10的IPC分类号



2.4 主要申请人分析


在全球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(见图5),位列第1、3、5位的均为美国企业,分别为通用电气公司、Stratasys公司、3D Systems公司。其中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以69件专利位居榜首,主要关注增材制造、金属粉末加工领域的研究;Stratasys公司主要关注熔融沉积技术的研究;3D Systems公司主要关注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的研究。位列第4、7、8、9位的是德国企业,分别是Voxeljet公司、Siemens公司、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公司、Flc Flowcastings公司。Voxeljet公司主要关注水溶性铸模制造模制品技术;Siemens公司主要开展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陶瓷模具制造的应用研究;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公司开展了选择性激光熔化方法在车辆轮胎硫化模具的制备研究;Flc Flowcastings公司主要开展3D打印技术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研究。位列第2、10位的来自中国,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、东莞市康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,华中科技大学是排名前10申请人中唯一的高等院校,其在中国申请了29件专利,在国外申请了5件专利,分别为2018年在美国申请2件专利(US9302338B2、US10946448B2)、2011年、2015年、2017年在世界知识产权局申请3件专利(WO2011127798A1、WO2015185001A1、WO2018091000A1);东莞市康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唯一未在国外布局相关专利的申请人。

41.9K

最新文章